中国消费者协会揭校外培训六大乱象:制造焦虑、虚假宣传、合同陷阱…… 传合中消协提醒消费者

中国消费者报报道(记者任震宇)暑期临近,中国者协造焦有些家长已经或正筹划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、消费校外象制补习班。培训7月7日,大乱中国消费者协会揭露了校外培训六大乱象,虑虚涉及合同纠纷、假宣阱财产安全、传合价格欺诈、同陷虚假宣传、中国者协造焦缺乏资质、消费校外象制焦虑营销等,培训新东方、大乱蓝天、虑虚邦德、假宣阱卓越教育等被点名。传合中消协提醒消费者,面对“琳琅满目”的培训机构及不菲的培训费,应理性看待、慎重选择。
据悉,《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》显示,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有关教育培训服务的投诉56165件,其中合同纠纷24153件、售后服务纠纷18048件、虚假宣传纠纷3553件、服务质量纠纷3200件、价格纠纷2961件。
教育培训“套路”多
合同纠纷。合同纠纷是消费者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,主要表现为服务缩水、不按合同约定开课、合同中含有霸王条款、培训机构单方变更服务协议、不与消费者签订正式合同等。其中,不按合同规定为消费者办理退费尤为突出。
财产安全。校外培训课程一般周期长、费用高,虽然教育部门有只能提前收取3个月费用的规定,但一些培训机构常常采取“买三赠三”等方式,忽悠家长一次性缴纳较高的费用;有的还诱导家长采取分期付款或者贷款等方式来支付,对贷款利率、风险提示等却刻意隐瞒,家长稍不留神就会落入“套路贷”陷阱。若培训机构关门停业或者负责人跑路,消费者将面临既上不了课,又拿不回钱的处境,有的甚至还要继续还贷款。
价格欺诈。2021年6月,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案例中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处以共计3650万元的顶格罚款。其中,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价格欺诈,主要表现为虚构原价和虚假优惠折价。在虚构原价方面,如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案例中的邦德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“2020双12‘邦德大促’”活动信息,标示“2节试听课+期末高分秘籍,原价430元,现价仅12元”。实际上,该套餐是全新体验活动,其所谓的“原价”此前从未销售过。在虚假优惠折价方面,如卓越教育在其官网选课中心页面以划线价2600元、划线价5250元,分别作为数学培训班1和数学培训班3的被比较价格。然而,这两门课程的实际售价仅为1元,所谓的划线价并非真实、有据。
虚假宣传。虚假宣传也是备受消费者诟病、引发投诉较多的问题之一,主要表现在夸大宣传培训效果或成绩、夸大宣传师资力量、夸大培训机构资质或者实力、虚假用户好评等方面。例如,市场监管部门在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的执法中发现,蓝天宣传其121人的教研团队“超过85%的老师来自985、211大学”,事实上毕业于985或者211大学的老师仅有18人,占比不到15%;新东方“名师风采”栏103名教师中,76名教师的实际教龄与宣传不符,虚假宣传比例达到73.8%。
缺乏资质。按照规定,校外培训机构必须取得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才能开展培训,从事语数英物化生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。但实践中,培训机构证照不齐或者任课教师缺乏资质等问题大量存在。教育部等4部门2018年开展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有关通报显示,截至5月在摸排到的近13万所校外培训机构中,证照不齐的占到六成以上。缺乏资质的校外培训机构往往存在师资队伍不稳、教学水平较差等情况,严重影响服务质量,引发消费者不满。
焦虑营销。当前,从公交车站、楼宇电梯等实体场所,到微信、短视频等网络平台,都充斥着各类校外培训机构的“洗脑式”宣传,可谓是铺天盖地。“你的购物车里有孩子的未来吗”“你不来补课,我们就培养你孩子的竞争者”等广告语,引发广大家长焦虑,觉得不给孩子报班,就是在虚度时光、浪费光阴,即便孩子平时成绩很优秀,也会担心被其他报了班的孩子赶超,因此,要么抱着勤能补拙的态度,要么抱着多多益善的心思,争先恐后为孩子报课,生怕慢人一步。据媒体报道,有家长无奈表示“各种帮助解题的软件,让孩子遇到困难不是首先去独立思考,而是立刻拿起手机寻求软件帮助”“自从上了在线辅导班的课程,孩子的视力直线下降”“身边同学同事都在报辅导班,只能随波逐流,关系到孩子的成绩,谁也不敢落后”。
观点
盲目报班不可取
中消协提醒广大家长,不要盲目跟风为孩子报班,要主动了解国家或者教育部门出台的有关政策,结合孩子学习成绩、兴趣爱好等具体情况,从呵护孩子健康成长、培养孩子创新精神、提高孩子实践能力等方面协调安排孩子的暑期生活,让孩子度过一个更加健康、更有意义、更具价值、更为充实的暑期。
家长应当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。家长在重视孩子学业进步的同时,还应关注和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、逻辑思维、社交礼仪、健全人格、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,与学校教育形成有效衔接与补充,不断促进孩子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、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。若孩子即将步入初三或者高三年级,家长还应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,调整好孩子的心态。
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用眼健康。暑假期间,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在学习、娱乐和体育锻炼等方面的时间分配,尤其要关注孩子用眼健康,教导孩子做到劳逸结合、适度用眼。要对经常使用电脑、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孩子给予特别关注,引导和控制孩子使用这些设备的频次和时长,防范孩子沉迷网络游戏、网上聊天等。
家长对培训班的作用认知要回归理性,做到不轻信、不盲从,确需为孩子报班的,一定要提前了解培训机构的资质,如营业执照和办学许可证是否齐全、任课教师是否具有相应资格、其他家长对该培训机构的评价等。务必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,仔细阅读合同条款,明确双方权利义务,特别要关注涉及课程、教师、费用以及退费程序等内容,并检查是否存在不公平格式条款等,避免入“坑”。
家长要当好培训服务的监督者。要增强维权意识,主动做培训服务的监督者,发现培训机构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,可通过“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”进行投诉举报,或是直接向教育部门、市场监管部门等有关行政部门反映,发生消费争议的,还可以请求消协组织进行调解,提供相关凭证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责任编辑:24
相关文章
- 4月30日,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,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。民营经济促进法共9章78条,包括总则、公平竞争、投资融资促进、科技创新、规范经营、服务保障、权益保护、2025-05-09
-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)9月上旬,记者从福建省福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,为严厉整治许可检查中出现“二哥”为企业办理许可手续的第三方代办人员)冒充企业技术人员代替审核、培训人员2025-05-09
-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)8月23日,记者从吉林省市场监管厅获悉,该厅积极指导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,加大广告监测力度,严肃查处虚假违法广告等违法行为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行动,在规范广告发布行为的2025-05-09
- 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(记者刘铭) 8月26日,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公布第二批10起“铁拳”行动典型案件。巴中市新时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一分公司、四川省隆昌金玉玻璃有限公司、万源市普众2025-05-09
- 今天(24日)下午,“杭州灵隐”公众号发布通告:因工作需要,2025年4月25日起,将对冷泉溪造像区及青林洞部分区域分阶段进行封闭勘察,预计五月底完成。编辑、一审:童威楠 二审:杨月云 三审:王润2025-05-09
- 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尹训银)2021年山东省“质量月”活动主题为“建设质量强省 共享美好生活”。为切实让广大消费者感受“质量月&rdquo2025-05-09
最新评论